1.临床病例分析报告

2.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说明书?

3.诱发肝硬化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

4.肝硬化失代偿期是否可以有效控制?

5.肝硬化有什么症状

结核性心包炎用药多久见效_心包结核治疗对于肝硬化的影响研究报告研究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在我国,本病患病率虽比解放初期有明显减少,但仍不少见。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最多见,女性较多见,男女之比约为l:2。

 本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主要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本病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可同时发现结核原发病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的途径以腹腔内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肠结核等为常见的原发病灶。少数病例由血行播散引起,常可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原发感染或粟粒性肺结核)、关节、骨、睾丸结核,并可伴结核性多浆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根据病理解剖特点,可分为渗出、粘连、干酪三型,以前两型为多见。在本病发展的过程中,上述两种或三种类型的病变可并存,称为混合型。

 一、临床表现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因病理类型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而异。一般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较轻;少数起病急骤,以急性腹痛或骤起高热为主要表现;有时起病隐袭,无明显症状,仅从和本病无关的腹部疾病在手术进入腹腔时,才被意外发现。

 1.症状

 1.1 发热:热型以低热与中等热为最多,约1/3患者有弛张热,少数可呈稽留热。高热伴有明显毒血症者,主要见于渗出型、干酪型,或见于伴有粟粒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等严重结核病的患者。后期有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浮肿、贫血、舌炎、口角炎等。

 1.2 腹痛:早期腹痛不明显,以后可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也可始终没有腹痛。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在全腹。腹痛除由腹膜炎本身引起外,常和伴有的活动性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盆腔结核有关。当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时,有阵发痛。偶可表现为急腹症,系因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腹腔内其他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病灶溃破引起,也可由肠结核急性穿孔所致。

 1.3 腹泻:一般每日2~4次,粪便多呈糊样。腹泻有多种原因,除腹膜炎所致的肠功能紊乱外,可能由伴有的溃疡型肠结核或干酪样坏死病变引起的肠管内瘘等引起。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能是神经反射导致肠功能失调所致。

 1.4 腹胀、腹水:患者常有腹胀感,可由结核血症或腹膜炎伴有肠功能紊乱引起,不一定有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的腹水以少量至中量多见,少量腹水在临床检查中不易察出,因此必须认真检查。

 1.5 腹部肿块: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常位于脐周,也可见于其他部位。肿块多由增厚的大网膜、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粘连成团的肠曲或干酪样坏死脓性物积聚而成,其大小不一,边缘不整,表面不平,有时呈结节感,活动度小。

 2.体征:腹部触诊呈腹壁柔韧感,有时称为揉面感,主要由于腹膜遭受轻度刺激或有慢性炎症的表现,是结核性腹膜炎的常见体征;腹部压痛一般轻微;少数压痛严重,且有反跳痛,常见于干酪型结核性腹膜炎。

 3.并发症:以肠梗阻为常见,多发生在粘连型。肠瘘一般多见于干酪型,往往同时有腹腔脓肿形成。

 二、医技检查:

 1.血常规以及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患者有轻度至中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有腹腔结核病灶急性扩散或在干酪型患者,白细胞计数可增高。病变活动时血沉增快,病变趋于静止时逐渐正常。

 2.结核菌素(PPD)试验:PPD试验呈强阳性有助本病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本病。

 3.腹水检查:对鉴别腹水性质有重要价值。腹水常为草**渗出液,静置后有自然凝固块,少数为淡血色,偶见乳糜性,比重一般超过l.018,蛋白质含量在30g/L。白细胞计数在500×106/L以上,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但有时因低白蛋白血症,或在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腹水性质可接近漏出液,必须结合全面资料进行分析。为判断腹水的性质可增加腹水检查项目。如果腹水葡萄糖<3.4mmol/L、pH<7.35,提示细菌感染;腹水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时,可能是结核性腹膜炎。本病的腹水普通细菌培养结果应为阴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阳性率很低,腹水动物接种阳性率则可达50%以上,但费时较长。腹水细胞学检查目的是排除癌性腹水,宜作为常规检查。

 4.腹部B型:超声检查少量腹水需靠B型超声检查发现,并可提示穿刺抽腹水的准确位置。对腹部包块性质鉴别有一定帮助。

 5.X线检查:腹部X线平片检查有时可见到钙化影,提示钙化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胃肠X线钡餐检查可发现肠粘连、肠结核、肠瘘、肠腔外肿块等征象,对本病诊断有价值。

 6.腹腔镜检查:对诊断有困难者具确诊价值。适用于有游离腹水的患者,可窥见腹膜、网膜、内脏表面有散在或集聚的灰白色结节,浆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混浊粗糙。活组织检查有确诊价值。腹膜粘连是腹腔镜检查的禁忌证。

 三、诊断依据

 1.多数发病缓慢。有发热、消瘦、盗汗、腹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常有肺结核病史。

 2.腹壁有典型的柔韧感及压痛。部分患者有少或中量渗出性腹水,多不伴有移动性浊音。部分患者可触及大小不一、边缘不整、表面不平的肿块,压痛明显。

 3.腹水为渗出性,少数呈混浊状或血性,偶见乳糜样。腹水检查无瘤细胞。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阳性。

 4.血沉增快。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阳性。

 5.CT检查可见有高密度腹水影。腹腔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伴钙化。网膜或系膜增厚呈星芒状或大饼状。但以上表现缺乏特异性,某些腹腔良性或恶性肿瘤亦有类似表现。

 具备以上的第1、2及3的典型临床表现,或临床表现虽不典型但3、4及4项阳性,且可除外腹膜腔内肿瘤或转移癌,并经严格的抗痨治疗效果明显者可临床诊断。腹膜组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者可确诊。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1.腹腔恶性肿瘤包括腹膜转移癌、恶性淋巴瘤、腹膜间皮瘤等:临床不时会见到肿瘤原发灶相当隐蔽而已有广泛腹膜转移的病例,此时与结核性腹水鉴别有相当困难。腹水细胞学检查如果方法得当,阳性率相当高且阳性少,如腹水找到癌细胞,腹膜转移癌可确诊。可同时通过B超、CT、内镜等检查寻找原发癌灶(一般以肝、胰、胃肠道及卵巢癌肿常见)。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恶性淋巴瘤在未有腹膜转移时,腹水细胞学检查为阴性,此时主要靠B超、CT等检查寻找原发灶。对腹水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而结核性腹膜炎与腹腔肿瘤鉴别有困难者,腹腔镜检查多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2.肝硬化腹水合并结核性腹膜炎:因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腹水可接近漏出液,则容易漏诊或不易与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鉴别。如患者腹水以淋巴细胞为主,普通细菌培养阴性,特别是有结核病史、接触史或伴其他器官结核病灶,应注意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可能,必要时行腹腔镜检查。

 3.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水:如结缔组织病、Meigs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等。

 4.以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者:应与腹部肿瘤及克罗恩(Crohn)病等鉴别。

 5.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结核性腹膜炎有时以发热为主要症状而腹部症状体征不明显,需与引起长期发热的其他疾病鉴别。

 6.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者:结核性腹膜炎可因干酪样坏死灶溃破而引起急性腹膜炎,或因肠梗阻而发生急性腹痛,此时应与常见外科急腹症鉴别。注意询问结核病史、寻找腹膜外结核病灶、分析有否结核毒血症等,有可能避免误诊。

 五、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的关键是及早给予合理、足够疗程的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以达到早日康复、避免复发和防止并发症的目的。注意休息和营养,以调整全身情况和增强抗病能力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1.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化学药物的选择、用法、疗程详见肺结核。在结核性腹膜炎的应用中应注意:对一般渗出型病例,由于腹水及症状消失常不需太长时间,患者可能会自行停药,而导致复发,故必须强调全程规则治疗;对粘连型或干酪型病例,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浓度,病变不易控制,故应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抗结核的疗程。

 2.如有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3.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包括:①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或有不全性肠梗阻经内科治疗而未见好转者;②急性肠穿孔,或腹腔脓肿经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者;③肠瘘经抗结核化疗与加强营养而未能闭合者;④本病诊断有困难,与腹腔肿瘤或急腹症不能鉴别时,可考虑剖腹探查。

临床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患者,如果不防治,不治疗,不控制,是很容易引起病情变化,导致死亡的了,如果你防治,积极配合,日常注意防治调整,控制住病情,并发症没有出现,就不会危及到患者的健康。

肝硬化患者,建议在防治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情绪:保持乐观的情绪对肝硬化的治疗很有帮助。在肝硬化的发病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烦躁激怒、暴怒的情绪变化,会刺激机体发生应激反应,使人体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肝脏和内分泌腺功能休戚相关,可促使某些激素的合成、转变和分解。激怒时引起分泌肾上腺素,刺激肝细胞使肝细胞内的GPT分泌到血清中,使肝细胞愈加受损。另外,忧郁、思虑、悲伤等情绪均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致生瘀积、肿块(肝硬化);气滞疏不利,则津液不布,水道不输,致生膨胀(腹水),皆使病情加重。患者一定要保护心情的通达,配合医生治疗,否则虽有灵丹妙,也是枉然。

静养:得了肝硬化以后,患者还需注意静养。肝为人体代谢和合成蛋白的主要枢纽,当肝细胞被增生纤维组织分隔,形成结节状小叶,即肝硬化时,会使各类血管间失去正常关系,肝细胞内营养障碍,导致肝功能代偿不全,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如内分泌紊乱、蛋白倒置……等。若超负荷体力活动会增加肝细胞的负担,加重病情的发展。因此,在代偿期的患者不应过劳,而失代偿期的患者,则应卧床休息,这样,才能保护肝脏。同时可喝古方诺甘达茶来缓解失代偿期给肝病患者带来的痛苦,其对患者的恢复也有一定的效果。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说明书?

 病例分析报告是医学论文的一种常见体裁,通过对一两个生动的病例进行记录和描述,试图在疾病的表现、机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第一手感性资料的医学报告。以下是临床病例分析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临床病例分析报告模板1

 一般资料

 姓名:刘文武性别:男

 年龄:38岁 职业:自由职业者

 籍贯:湖北咸丰 民族:土家族

 入院日期:20**年4月3日记录日期:20**年4月3日

 婚姻:已婚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主诉: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现病史:患者自诉10余年前发现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稍有腹胀,无腹痛,无乏力、纳差,无呕血、黑便,无畏寒发热,无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院外未作处理,腹壁静脉扩张,迂曲较前加重,向胸壁进展,部分迂曲成团。无红肿疼痛不适。7月前于我科就诊,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拟手术治疗,因患者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而未行手术治疗并出院调理,院外继续护肝对症治疗,现来我院复查,以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肝硬化收入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欠佳,睡眠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有肝炎病史。

 手术及外伤史:无。

 输血史:无。

 过敏史:无。

 个人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无**接触史。

 婚孕史:已婚,配偶身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未见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7℃,脉搏76次/分(规则),呼吸20次/分(规则),血压128/70mmHg。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脐上腹壁可见迂曲扩张静脉,向上延展至胸壁,部分迂曲成团。腹壁血流由上向下流动,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3横指,边界清楚,无压痛,表面光滑,肠鸣音可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不肿。

 入院前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乙肝三对半示:HBsAg(-)。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壁静脉扩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入院前诊疗经过:患者在院外行护肝治疗,一直服用拉米夫定、普耐洛尔以求护肝及防治出血并发症。现患者腹壁静脉曲张程度有加重,迂曲静脉扩张到胸壁,迂曲的静脉团增多,遂入我科以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血常规示:红细胞4.02×10∧12/L,白细胞5.08×10∧12/L,血红蛋白124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0%,淋巴细胞百分比16.5%,血小板210×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8.7%。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凝示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浆凝血酶原比值1.56,PT国际标准化比值1.64,纤维蛋白原含量4.78g/L。

 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TP53.0g/l,ALB25.4g/l,A/G0.92,TBIL20.1umol/l,DBIL15.1umol/l,IBIL5.0umol/l,ALP1.5u/l,GGT32.2u/l,BUN7.388mmol/l,CREA54.2umol/l,BUN/Crea136,尿酸716umol/l,K+3.3mmol/l,Na+132.2mmol/l,CL-101.6。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 乙肝两对半示:HBsAAg(-),HBV-DNA复制水平无。

 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A199、AFP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胸片示:心影稍增大,右膈及肋膈角显示不清。 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

 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进一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 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

 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

 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入院后诊疗经过:

 入院后嘱患者高热量,高蛋白,低盐,质软饮食,限制水的摄入。给予拉米夫定以改善肝功能,适当使用利尿剂以治疗及改善腹水症状,给予****以控制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护理监测患者每日尿量、体重、腹围的变化,以及注意患者腹胀症状的缓解情况,随时调整治疗。

 临床讨论与分析:

 患者病史特点:1.男性患者,38岁。2.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3.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4.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5. 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可得到以下总结:

 1. 肝硬化表现为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小叶形成,并在病程发展的晚期形成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其流行病学特点是:发病高峰年龄为35——50岁,以男性多见。该患者为38岁,男性。增加了肝硬化的易感性。

 2.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主要有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汁淤积、肝静脉回流受阻、遗传代谢性疾病、工业毒物或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演变为肝硬化、血吸虫病、隐源性肝硬化。而在我国以性肝炎为主,主要以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丁型肝炎(HDV)感染为主,约占60%——80%。甲型肝炎(HAV)和戊型肝炎(HEV)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该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有饮酒史,使其肝硬化易感性高。

 3.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参与体内的消化、代谢、排泄,解毒以及免疫等多种功能;肝脏也是最大的代谢器官,来自胃肠吸收的物质几乎全部进入肝脏,在肝内合成、分解、转化、贮存。肝硬化发展晚期由于肝脏的损伤,肝功能的减退使其消化、代谢、排泄解毒及免疫功能减退。如呕吐,食欲减退导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营养不良等;由于合成及代谢功能的减退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从而易并发感染导致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系统相应症状的产生。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的长期淤血肿大,使脾功能亢进,从而导致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减少。该患者有食欲减退,腹胀,消瘦等症状和体征,并且有电解质的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等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表现。

 4.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肋缘可触及肿大质稍硬的肝脏、脾脏可肿大,肝功能检查可正常或有轻度酶学异常。(2)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肝功能明显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症,

 主要有门-体侧枝循环开放(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扩张以及腹膜后静脉扩张),脾脏肿大造成脾功能亢进,腹水的形成。该患者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3横指,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该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壁静脉曲张,脾大的表现。

 5. 相关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

 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综合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各项相关检查,该患者可最终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 与伴有肝肿大和脾肿大的疾病相鉴别。如慢性肝炎,有肝炎的感染的病史,需要检查乙肝两对半以及HBV-DNA复制水平;原发性肝癌,需行血清免疫学检查甲胎蛋白(AFP)以及肝脏CT的检查以鉴别;某些累及肝脏的代谢性疾病也会导致肝脏的肿大,需从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予以仔细鉴别。血液疾病,如慢性白血病等常伴有脾脏的肿大,需进行骨髓检查以便与肝硬化所致的脾脏肿大相鉴别。该患者外周血象没有明显异常,可行护肝等对症治疗后定期复查,观察外周血象的变化。

 2. 与引起腹水和腹部胀大的疾病相鉴别。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腹水和腹部胀大是因为(1)门静脉压升高使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升高使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2)由于肝功能的受损使其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减弱,造成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从而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

 (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机体血液大量滞留于内脏血管,使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及水钠重吸收增加,发生水钠潴留,促进了腹水的形成。应与缩窄性心包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及慢性肾炎等疾病导致的腹水相鉴别。根据腹水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以及性质是癌性腹水还是非癌性腹水可鉴别。患者腹水量少,故可排除癌性腹水,根据其他系统的临床表现也可排除因心脏和肾脏的疾病而导致的腹水。

 3. 与肝硬化并发症相鉴别的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应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粘膜病变,胃癌,食管癌等疾病相鉴别,血压稳定,出血暂停时可行胃镜做治疗性检查可确诊。肝脏的降解解毒功能受损使有毒物直接经体循环入脑导致的肝性脑病,应做血液成分的检查以与低血糖、糖尿病、尿毒症、药物中毒、脑血管意外等所致的意识障碍、昏迷相鉴别。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可累及肾脏导致无器质性的肾脏损害,称为功能性肾衰竭,应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以及其他病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相鉴别。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等做出了诊断并做了仔细的鉴别诊断,针对患者的各项情况可安排出以下治疗方案:

 1. 嘱患者适当减少活动、避免劳累、保证休息以减少消耗和减少感染的机会;饮食主要以高热量、高蛋白和维生素丰富及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应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患者有少量腹水,应适当限制水、盐的摄入。

 2. 对症支持疗法,根据患者的进食及营养状况调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蛋白等以改善患者身体状况。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行保守治疗,行护肝治疗,治疗防治原发病的再发,防止肝脏炎症坏死的发生和继续发展。拉米夫定,长期口服,以改善肝功能;阿德福韦酯,长期口服,对于病情加重的患者有较好疗效。由于患者肝炎已治愈,检查未见复制的迹象,且患者有肝功能失代偿的想关表现,所以不予干扰素治疗,干扰素会加快肝功能的衰竭,应用需十分谨慎。

 4. 患者有少量腹水,应限制水钠的摄入,暂不联合使用利尿剂,应密切观察腹水的变化,尽可能早的防止其增多,也应避免使用利尿剂不慎而导致电解质的紊乱。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适当输注白蛋白及血浆,改善营养状况的同时还可促进腹水的消退。

 5. 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要积极防止曲张静脉的破裂。保守治疗可取服用****以降低肝静脉压力梯度至<12mmHg。保守治疗预防出血无效时可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治疗。

 6. 对于门静脉高压的患者没有很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疗效较好。手术方式主要有非选择性门体分流术,选择性门体分流术,断流手术。但是该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但曲张血管未破裂出血,可进行出血预防性手术。鉴于该患者肝炎后肝硬化的肝功能损害较严重,手术可加重机体负担,甚至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且据近年来的资料表明这类病人重点应行内科护肝治疗,若为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特别是镜下见曲张静脉表面有“红色征”,为了预防首次急性大出血,可酌情考虑行预防性手术,主要是断流手术。

 7. 因患者严重脾肿大,并且合并脾功能的亢进,应行脾切除术。但是脾切除术后应密切注意相关并发症如腹腔内大出血,膈下感染及术后远期的凶险染等。

 8. 综合分析病情,患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最理想的方法是肝移植,既可替换病肝,又可使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但依据现阶段医学的发展肝移植仍受到肝源短缺,手术有风险,费用昂贵等限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预后分析:肝硬化的预后与病因、肝功能代偿程度及并发症有关。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淤血等引起的肝硬化,病因如能在肝硬化未进展至失代偿期前予以消除,则病变可趋静止,相对于性肝炎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好。死亡原因常为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肝移植的开展可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该患者有性肝炎病史多年,但早年已治愈,病因消除早,影响较小;但因病情的迁延及患者的不合理自行护理致使产生了门静脉高压,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等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对于其预后不良影响较大。且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对于肝移植手术的耐受性较差,需要慎重考虑移植治疗。

临床病例分析报告模板2

 期饮酒可引起血管收缩舒张调节障碍,并出现血管内皮的`损伤,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得血管条件变差,易发生脑出血。此外,经常过度劳累,缺少体育锻炼,也会使血粘度增加,破坏血管条件,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并非所有患者都一定有这些诱因,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各种基础疾病的作用,也可在安静状态下发生脑出血,脑出血的发生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尤其经常有以上诱因的患者需要谨慎,严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临床表现

 脑出血的症状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血肿大小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等有关,通常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小便失禁、肢体活动障碍和意识障碍。位于非功能区的小量出血可以仅仅表现为头痛及轻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而大量出血以及大脑深部出血、丘脑出血或者脑干出血等可以出现迅速昏迷,甚至在数小时及数日内出现死亡。典型的基底节出血可出现突发肢体的无力及麻木,语言不清或失语,意识障碍,双眼向出血一侧凝视,可有剧烈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小便失禁症状;丘脑出血常破入脑室,病人有偏侧颜面和肢体感觉障碍,意识淡漠,反应迟钝;而脑桥出血小量时可有出血一侧的面瘫和对侧肢体瘫,而大量时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痪、眼球固定,危急生命;小脑出血多表现为头痛、眩晕、呕吐、构音障碍等小脑体征,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瘫痪症状,血肿大量时可侵犯脑干,出现迅速昏迷、死亡。

 2.并发症

 脑出血的并发症较多,人脑是生命的总司令部,脑出血的发生或

 多或少都会影响脑功能的正常运行,脑出血并发症常常为多发的,全身各个器官都可以成为并发症发生的器官,所以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应该注重并发症的治疗,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条:

 2.1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多伴有活动障碍,而长期卧床成为肺部感染并发症的最常见的原因,脑出血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即为肺部感染,脑出血后3~5天内,昏迷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表现为多痰、呼吸受损,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需要行气管切开手术。

 2.2 上消化道出血:又称应激性溃疡,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混合型和内囊内侧型出血居多,分别占45%和40%。脑出血后全身血管收缩,胃肠功能下降,胃肠对细菌屏障减弱,局部供血不足,可出现消化道的广泛出血,甚至出现致命性失血导致休克,是严重的并发症。

诱发肝硬化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除非用于某些内分泌失调疾病的替代治疗,糖皮质激素仅仅是一种对症治疗的药物。下面是我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商品介绍

通用名: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生产厂家: 比利时 PFIZER SA

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30301

药品规格:40mg

药品价格:¥30元

商品名甲强龙

通用名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汉语拼音ZhuSheYongJiaPoNiLongHuPoSuanNa

英文名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for Injection

主要成份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料:磷酸二氢钠。

性状白色至类白色粉末。

适应症除非用于某些内分泌失调疾病的替代治疗,糖皮质激素仅仅是一种对症治疗的药物。

1. 抗炎治疗:

-风溼性疾病:作为短期使用的药物***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或危重期***,用于:创伤后骨关节炎。类风溼性关节炎,包括幼年型类风溼性关节炎***个别患者可能需要低剂量维持治疗***。急性或亚急性滑嚢炎。上踝炎。急性非特异性踺鞘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胶原疾病***免疫复合物疾病***:用于下列疾病危重期或维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急性风溼性心肌炎。全身性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古德帕斯彻综合征***Goodpasture’s Syndrome***。

-面板疾病:天疱疮。严重的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剥脱性皮炎。大疱性皮炎:严重的脂溢性皮炎。严重的银屑病。蕈样真菌病:荨麻疹。

-过敏状态:用于控制以下常规疗法难以处理的严重的或造成机能损伤的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血清病。季节性或全年性过敏性鼻炎。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样输血反应。急性非感染性喉头水肿***肾上腺素为首选药物***。

-眼部疾病。严重的眼部急慢性过敏和炎症,例如:眼部带状。

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视网膜炎。扩散型后房色素层炎和脉络膜炎。视神经炎。交感性眼炎。

-胃肠道疾病:帮助患者度过以下疾病的危重期: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治疗***。局限性回肠炎***全身治疗***。

-呼吸道疾病:肺部肉瘤病。铍中毒。与适当的抗结核化疗法合用于暴发性或扩散型肺结核。其它方法不能控制的吕弗勒氏综合征***Loffler’s Syndrome***。

吸入性肺炎。

-水肿状态:用于无尿毒症的自发性或狼疮性肾病综合征的利尿及缓解蛋白尿。

2. 免疫抑制治疗

-器官移植。

3. 治疗血液疾病及肿瘤

-血液疾病:获得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成人自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仅允许静脉注射,禁忌肌内注射***。成人继发型血小板减少。成红细胞减少***红细胞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再生不良性贫血。

-肿瘤:用于不列疾病的姑息治疗:成人白血病和淋巴瘤。儿童急性白血病。

4. 治疗休克: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诱发的休克,或因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而使休克对常规治疗无反应***氢化可的松为常用药。若不希望有盐皮质激素活性,可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的失血性,创伤性及手术性休克。尽管没有完善的***双盲对照***临床研究,但动物实验的资料显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能对常规疗法***例如:补液***无效的休克有效。同时请参见“注意事项”中的“感染性休克”部分。

5. 其它:

-神经系统:由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和***或***手术及放疗引起的脑水肿。多发性硬化症急性危重期。急性脊髄损伤。治疗应在创伤后8小时内开始。

-与适当的抗结核化疗法合用,用于伴有蛛网膜下腔阻塞或趋于阻塞的结核性脑膜炎。

-累及神经或心肌的旋毛虫病

-预防癌症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6. 内分泌失调: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

急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以上疾病氢化可的松为首选药物,如有需要,合的糖皮质激素可与盐皮质激素合用。***已知患有或可能患有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的患者,在手术前和发生严重创伤或疾病时给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非化脓性甲状腺炎。癌症引起的高钙血症。

用法用量本品必须遵医嘱用药***混合后限48小时内使用***。

1. 作为对生命构成威胁情况的药物时:推荐剂量为15~30mg/kg体重,应至少30分钟作静脉注射。根据临床需要,此剂量可在医院内于48小时内每隔4~6小时重复一次***参见“注意事项”***。

2. 冲击疗法:用于疾病严重恶化和***或***对常规治疗***如:非甾体类药,金盐及青霉胺***无反应的疾病。

建议方案:

类风溼性关节炎

一日1g,静脉注射,用1、2、3或4日;或一月1g,静脉注射,用6个月。

因大剂量皮质类固醇能引起心律失常,因此仅限在医院内使用本治疗方法,以便及时作心电图及除颤。

每次应至少给药30分钟,如果治疗后一周内病情无好转,或因病情需要,本治疗方案可重复。--预防肿瘤化疗引起的恶心及呕吐

建议方案:

关于化疗引起的轻至中度呕吐

在化疗前1小时、以至少5分钟静脉注射250mg甲泼尼龙。在给予首剂甲泼尼龙时,可同时给予氯化酚噻嗪以增强效果。

关于化疗引起的重度呕吐

化疗前1小时,化疗开始时及化疗结束后,以至少5分钟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同时给予适量的灭吐灵或丁酰苯类药物,随后在化疗开始时及结束时分别静脉注射250mg甲泼尼龙。

急性脊髓损伤

治疗应在损伤后8小时内开始。初始剂量为30mg/kg体重甲泼尼龙,在持续的医疗监护下,以15分钟静脉注射。

仅此适应症能以此速度进行大剂量注射,并且应在心电监护并能提供除颤器的情况下进行。

短时间内静脉注射大剂量甲泼尼龙***以少于10分钟的时间给予大于500mg的甲泼尼龙***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回圈性虚脱及心脏停搏。

大剂量注射后暂停45分钟,随后以每小时5.4mg/kg体重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23小时。应选择与大剂量注射不同的注射部位安置输液泵。

3. 其它适应症的初始剂量从10mg到500mg不等,以临床疾病而变化。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用于短期内控制某些急性重症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血清病、荨麻疹样输血反应及多发性硬化症急性恶化期。小于或等于250mg的初始剂量应至少用5分钟静脉注射;大于250mg的初始剂量应至少用30分钟静脉注射。

根据患者的反应及临床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后可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下一剂量。

皮质类固醇只可,不可替代常规疗法。

婴儿和儿童可减量,但依据应是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反应,而不是年龄和体型。每24小时的总量不应少于0.5mg/kg体重。

用药数天后,必须逐步递减用药剂量或逐步停药。如果慢性疾病自发缓解,应停止治疗。长期治疗的患者应定期作常规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饭后2小时血糖,血压和体重,胸部X线检查。有溃疡史或明显消化不良的患者应作上消化道X线检查,中断长期治疗的患者也需要作医疗监护。

甲泼尼龙溶液可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给药,或静脉滴注给药,紧急情况的治疗应使用静脉注射。溶液的制备:临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起始治疗方法为至少给药5分钟***剂量小于或等于250mg***或至少给药30分钟***剂量大于250mg***静脉注射;下一剂量可能减少并用同样方法给药。如果需要,该药可稀释后给药,方法为将已溶解的药品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混合后立即使用。配制后的溶液在48小时内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保持稳定。

药理毒理

本品为可供静脉及肌肉注射用的甲泼尼龙,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这种高浓度的水溶液特别适用于需用作用强、起效快的激素治疗的疾病状态。甲泼尼龙具有很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过敏活性。

糖皮质激素扩散透过细胞膜,并与胞浆内特异的受体相结合。此结合物随后进入细胞核内与DNA***染色体***结合,启动mRNA的转录,继而合成各种酶蛋白,据认为,糖皮质激素终即靠这些酶得以发挥其多种全身作用。糖皮质激素不仅对炎症和免疫过程有重要作用,而且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并且对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作用。

-- 作用于炎症和免疫过程 :

糖皮质激素的大部分治疗作用都与它的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特性有关,这些特性会导致下列结果:

- 减少炎症病灶周围的免疫活性细胞

- 减少血管扩张

- 稳定溶酶体膜

- 抑制吞噬作用

- 减少前列腺素和相关物质的产生

4mg甲泼尼龙的糖皮质激素作用***抗炎作用***与20mg氢化可的松相同。甲泼尼龙仅有很低的盐皮质激素作用***200mg甲泼尼龙等价于1mg脱氧皮质酮***。

-- 对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释出的氨基酸经糖异生过程在肝脏内转化为葡萄糖和糖原;同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从而导致血糖增高和葡萄糖尿。有糖尿病倾向的患者尤其明显。

-- 对脂肪代谢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分解脂肪的作用,该作用主要影响四肢;另外,糖皮质激素又具有脂肪合成作用,该作用在胸部、颈部和头部尤为明显。所有这些导致了脂肪的重新分布。

糖皮质激素的大药理作用出现在血药峰浓度之后,表明其大部分作用是通过改变酶活性引的,而不是药物的直接作用。

不良反应据国外研究资料报道:

可能会观察到全身性不良反应。尽管在短期时很少出现,但仍应仔细随访,这是类固醇治疗的随访工作的一部份,并不针对某一药物。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可能的不良反应为:

1. 体液与电解质紊乱

相当于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合成的衍生物***如甲泼尼龙***较少发生盐皮质激素作用。限钠,补钾的饮食可能是必要的。所有皮质类固醇都会增加钙离子的丧失,钠潴留,体液潴留;某些敏感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钾离子丧失,低钾性碱中毒,高血压。

2. 肌肉骨骼系统

肌无力;类固醉性肌病;骨质疏松;压迫性脊椎骨折,无菌性坏死;病理性骨折。

3. 胃肠道

可能发生穿孔或出血的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管炎;肠穿孔。

4. 面板病

妨碍伤口愈合;面板变薄脆弱;瘀点和瘀斑;反复区域性皮射可能引起区域性面板萎缩。

5. 神经病

颅内压升高、性脑肿瘤、癫痫发作、眩晕。

服用皮质类固醇可能出现下列精神紊乱的症状:欣 *** 、失眠、情绪变化、个性改变及重度抑郁直至明显的表现。

6. 内分泌

月经失调、出现柯兴氏体态、抑制儿童发育、抑制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糖耐量降低、引发潜在的糖尿病、增加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需求。

7. 眼部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后房囊下白内障、青光眼***可能累及视神经***。为防止角膜穿孔,糖皮质激素应慎用于眼部单纯患者、眼内压增高患者、眼球突出患者。

8. 代谢方面

因蛋白质分解造成的负氮平衡。

9. 免疫系统

掩盖感染、潜在感染发作、机会染、过敏反应、可能抑制皮试反应。

10. 以下不良反应与胃肠道外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有关:

过敏反应、伴有或不伴有回圈性虚脱、心脏停搏、支气管痉挛、低血压或髙血压、心律不齐。据报道,短时间内静脉注射大剂量甲泼尼龙***10分钟内所给的量超过0.5g***会引起心律不齐和***或***回圈性虚脱和***或***心脏停搏。也有报道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会引起心动过缓,但与给药速度或滴注时间可能无关。另有报道,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会引起心动过速。

注意事项

运动员慎用。

特殊危险人群

对属于下列特殊危险人群的患者应取严密的医疗监护并应尽可能缩短疗程:

儿童:长期每天分次给予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儿童的生长,这种治疗方法只可用于非常危重的情况。

糖尿病患者:引发潜在的糖尿病或增加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需求。

高血压患者:使动脉性高血压病情恶化。

有史者:已有的情绪不稳和倾向可能会因使用皮质类固醇而加重。

因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并发症与用药的剂量和时间有关,对每个病例均需就剂量,疗程及每日给药还是隔日给药来权衡利弊。

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异常紧急状况的患者,在紧急状况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须加大速效皮质类固醇的剂量。

皮质类固醇可能会掩盖感染的若干症状,治疗期间亦可能发生新的感染。皮质类固醇可能会减弱抵抗力而无法使感染局限。

一项为明确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感染休克的有效性所作的研究发现,参加研究时已有血清肌酐水平升高或激素治疗开始后有继发感染的病人,其死亡率较高。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于结核活动期患者时,应仅限于暴发性或扩散型结核病,皮质激素可与适当的抗结核病药物联用以控制病情,如皮质类固醇用于结核病潜伏期或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患者时,必须小心观察以防病情复发。此类患者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期间应接受化学预防治疗。

由于极少数经胃肠道外接受类固醇治疗的患者发生过过敏反应***如支气管痉挛***,因此在给药前应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特别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逐步递减用药量可减少因用药而产生的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现象。这种相对机能不全现象可在停药后持续数月,因而在此期间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应恢复用药;由于盐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可能被抑制,应同时补充盐份和***或***给与盐皮质激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肝硬化会增强皮质类固醇的作用。

皮质类固醇应慎用于眼部单纯患者,以免引起角膜穿孔。

糖皮质激素应慎用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应注意观察长期接受类固醇激素治疗的婴儿及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某些制剂中含苯甲醇。据报道苯甲醇与致命的早产儿“喘息综合征”***以持续喘息为特征的呼吸紊乱***有关。

在解释整套生物学检查和资料时***如:皮试,甲状腺素水平***,应将类固醇治疗因素考虑在内。

通常情况下应尽量缩短疗程***同时参见“用法用量”***。长期治疗后停药也应在医疗监护下进行***逐量递减,评估肾上腺皮质功能***。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重要的症状为无力, *** 性低血压及抑郁。

避免在三角肌注射,因为此部位皮下萎缩发病率高。

尽管视力障碍属极少见的不良反应,但仍建议患者小心驾驶汽车和操作机器。

用药时如发生不良反应应告知医生。

配伍禁忌

静脉注射甲泼尼龙溶液时的相容性与稳定性,及它与静脉输注液中其它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取决于混合液的pH、浓度、放置时间、温度及甲泼尼龙自身的溶解性。

为了避免相容性和稳定性问题,建议无论用静脉注射还是静脉滴注均应尽可能将甲泼尼龙溶液与其它药物分开给药。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不应作为颅脑损伤的常规治疗。

禁忌

1.全身性霉菌感染;

2.已知对药物成份过敏者;

3.特殊危险人群;

对属于下列特殊危险人群的患者应取严密的医疗监护并应尽可能缩短疗程***同时参见“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儿童、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有史者、有明显症状的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或有明显症状的某些性疾病***如波及眼部的及带状***。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一些动物试验表明,妊娠期间服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因未作过足够的人类生殖研究,因而当皮质类固醇用于孕妇、哺乳妇女或准备生育的妇女时,应仔细权衡其益处与它对母亲和胚胎或胎儿的潜在威胁之间的关系。只有当确实需要时,皮质类固醇才可用于孕妇。如果在怀孕期间必须停用已长期服用的皮质类固醇***与其它长期疗法相同***,停药过程必须逐步进行***同时参见“用法用量”***。然而某些疾病的治疗***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的替代治疗***可能需要继续,甚至增加剂量。因皮质类固醇很容易透过胎盘,对怀孕期间用过大剂里皮质类固醇的母亲生育的婴儿,应仔细观察和评价是否有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的迹象。

同类药物甲基强的松龙对分娩的影响还未知。

皮质类固醇可随乳汁分泌。

儿童用药

长期每天分次给予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儿童的生长,这种治疗方法只可用于非常严重的情况。婴儿和儿童可减量,但依据应是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反应,而不是年龄和体型。每24小时的总量不应少于0.5mg/kg体重。

老年用药遵医嘱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有益的药物相互作用:预防肿瘤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轻至中度呕吐的化疗方案:氯化酚噻嗪可与首剂甲泼尼龙***化疗前1小时***合用以增强效果。

中度呕吐的化疗方案:灭吐灵或丁酰苯类药物可与首剂甲泼尼龙***化疗前1小时***合用以增强效果。

甲泼尼龙与其它抗结核化疗联合,可用于治疗爆发性或扩散型肺结核及伴有蛛网膜下腔阻塞或趋于阻塞的结核性脑膜炎。

甲泼尼龙经常与烷化剂、抗代谢类药物及长春花碱类药物联合用于肿瘤疾病,如白血病及淋巴瘤。

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

糖皮质激素与致溃疡药物***如水杨酸盐和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会增加发生消化道并发症的危险。

糖皮质激素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会增加糖耐量,异常危险。

糖皮质激素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需求。

服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不可接种牛痘,也不可接受其它免疫措施,特别是大剂量使用的患者,因为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或***缺乏抗体反应的危险。

皮质类固醉与乙酰水扬酸联合用于凝血酶原过少的患者时应谨慎。

有报道同时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和环胞菌素会引起惊厥。因为上述两种药物会相互抑制对方的代谢,所以使用任一药物时引起的惊厥和其它不良反应在同时使用两种药物时更易发生。

包装规格40mg,1支双室瓶/盒 ***含稀释液: 苯甲醇9mg及注射用水***;125mg,1支双室瓶/盒 ***含稀释液: 苯甲醇18mg及注射用水***;500mg,1瓶/盒 ***另附1瓶稀释液7.8ml***。

贮藏未溶解的药品,密闭,15~25°C储存。

有效期24个月

生产企业比利时 PFIZER SA

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

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补充替代疗法。

2、严重急染或炎症

1***严重急染,对细菌性严重急染在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的同时。配伍GCS,利用其抗炎、抗毒作用,可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对染,一般不用GCS,水痘和带状患者用后可加剧。但对重度肝炎、腮腺炎、麻疹和乙脑患者用后可缓解症状。

2*** 防止炎症后遗症、对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及烧伤等。用GCS后可减轻疤痕与粘连、减轻炎症后遗症。对虹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除上述作用外,尚可产生消炎止痛作用。

3、呼吸疾病

支气管哮喘是由单纯气道平滑肌功能性过度痉挛深化为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理论。此种炎症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如肥细胞、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的。其主要的作用有: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减少白三烯和列腺素的合成;促使小血管收缩,增高其内皮的紧密度,减少血管渗漏;抑制炎症细胞的定向移动;活化并提高呼吸道平滑肌β受体的反应性;阻止细胞因子生成;抑制组胺酸脱羧酶,减少组胺的形成等。但不同激素使用疗效差异有显著性。通过以上对照结论表明甲强龙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引起水钠潴留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HPA***抑制等不良反应轻。虽在临床广泛应用但起效慢,因在体内由肝脏转化为后起效,且半衰期长对HPA抑制作用强而持久,对糖代谢的影响大。故两者比较甲强龙因起效快、半衰期适中、抗炎作用强、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4、自身免疫性和过敏性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GCS对风溼热,类风溼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病均可缓解症状。对器官移植术后应用,可抑制排斥反应。

2*** 过敏性疾病:GCS对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均可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

5、治疗休克:

对感染中毒性休克效果好。其次为过敏性休克,对心原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也有效。

6、血液系统疾病:

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对再障、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也能明显缓解,但需长期大剂量用药。

7、 面板病:

对牛皮癣、溼疹、接触性皮炎,可区域性外用,但对天疱疮和剥脱性皮炎等严重面板病则需全身给药。

8、 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晚期乳腺癌、前列癌等均有效。

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常见的白血病之一

由糖皮质激素组成的方案是临床上常用的化疗方案,但是应用哪一种糖皮质激素好尚存争议。有研究认为应用的疗效好于强的松,因能透过血脑屏障可以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防止白血病复发,其所治疗的患者持续缓解时间延长。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使用常见问题

甲强龙是一个注射液,可供静脉及肌肉注射。甲强龙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许多疾病均有疗效,且安全性高。甲强龙的疗效虽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那么,甲强龙的禁忌症有哪些?

甲强龙的禁忌症有,结核病、胃溃疡、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力衰竭、较重的骨质疏松患者禁用。对糖皮质激素过敏,肝功能不全患者忌用。接种疫苗前后2周内,新近胃肠吻合术后,未能用抗菌药物控制的、细菌、真菌感染,全身性真菌感染。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过敏者禁用。以上的患者都应禁用甲强龙。

甲强龙在临床上适用于危重疾病的急救,还可用于治疗内分泌失调、风溼性疾病、胶原、面板疾病、过敏反应、眼科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疾病、白血病、休克、脑水肿、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及防止癌症化疗引起的呕吐等。甲强龙在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脏器移植。

甲强龙为可供静脉及肌肉注射用的甲泼尼龙,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这种高浓度的水溶液特别适用于需用作用强、起效快的激素治疗的疾病状态。甲强龙具有很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过敏活性。糖皮质激素扩散透过细胞膜,并与胞浆内特异的受体相结合。此结合物随后进入细胞核内与DNA***染色体***结合,启动mRNA的转录,继而合成各种酶蛋白。据认为,糖皮质激素最终即靠这些酶得以发挥其多种全身作用。糖皮质激素不仅对炎症和免疫过程有重要作用,而且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并且对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作用。

以上就是甲强龙的禁忌症,希望对患者有所帮。甲强龙的适用范围广泛,有显著的疗效,且对人体的副作用少,患者可放心使用。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否可以有效控制?

肝硬化对于不少朋友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大家知道诱发肝硬化有哪些原因吗?肝硬化怎么治疗呢?下面由我为大家讲解下肝硬化的原因与治疗吧。

诱发肝硬化的原因

一、遗传和代谢性疾病

由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的肝脏病变逐渐发展而成的肝硬化,称为代谢性肝硬化。

二、肝脏瘀血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均可使肝内长期瘀血缺氧而导致肝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坏死、萎缩和消失,网状支架塌陷和星芒状纤维化,称淤血性肝硬化。

三、长期胆汁淤阻导致肝硬化

有两种型别,即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由于肝内胆小管阻塞而引起***;另一种型别为继发性胆汁肝硬化***由于肝外胆管阻塞引起***。成人的阻塞多由于胆石、狭窄、癌肿、慢性胰腺炎等引起。

四、免疫紊乱

狼疮样肝炎引起的肝硬化。

五、化学毒物或药物

许多化学毒物或药物可损伤肝脏,长期或反复地接触工业毒物,如四氯化碳、砷、氯仿等,或使用药物如异烟肼、甲基多巴、四环素、氨甲碟呤等,可产生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进而发展为大结节性或小结节性肝硬化。此类肝硬化主要以长期接触化学毒物、长期服用***滥用***药物的人多见。多种因素都会引发肝硬化的发生。

六、性肝炎

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尤其以乙肝和丙肝最容易引起肝硬化,称为肝炎后肝硬化。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等一般不转为慢性,且在急性期症状也相对不严重,所以一般不会引起肝硬化。

七、慢性酒精中毒

往年调查,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50%-90%。如今在国内嗜酒者也不在少数,酒精性肝硬化也呈上升趋势,应引起国民的注意。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治疗法

1、饮食多样化

由于肝硬化患者的食欲和消化能力都较差,因此,饮食应尽可能多样化,且要新鲜、味美,以 *** 食欲,增进消化。慎食某些辛辣食物***包括葱、蒜等***、生硬食物和含植物纤维素较多的蔬菜等也应慎用,因为有 *** 或渣滓过多的食物可引起曲张的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

2、低盐饮食

伴有腹水或浮肿的患者,要给予少盐或无盐饮食。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可使水在体内储留。一般在限盐的同时还需适当限制饮水量。但由于肝硬化产生腹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肝功能减退,肝脏制造白蛋白的能力不佳,使血浆中白蛋白浓度减退而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因此,对肝硬化患者来说,限制水、钠是比较消极的办法。肝腹水能不能治好只有增加食欲,加强消化、吸收能力,增加患者蛋白质的摄入和吸收,才是饮食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步。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

3、低蛋白饮食

晚期肝硬化并有肝昏迷倾向时,应改为低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是一种含氨的物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产生氨,而氨对人体是有毒的。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肝脏的脱氨作用减退,血氨增多是产生肝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进食高价蛋白质食品,在食物的选择上,首先要尽可能进食一定量的含有必需氨基酸的高价蛋白质食品如鱼、瘦肉、蛋及乳类等,以满足康复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糖类和维生素。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

肝硬化的症状表现

一、腹痛

专家介绍说,腹痛是患者腹腔感染的突出症状。一旦患者出现了胀痛症状,那么应该提高警惕,看是否出现了腹腔感染的情况。当肝硬化患者发生腹痛症状时,而且是持续不能缓解的腹痛时,应当带其就医,进行诊断。

二、腹胀

腹胀也是肝硬化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果经过观察发现患者的腹胀明显加重了,那么应该警惕是否是腹水症状出现或者增加了。

三、发热

肝硬化症状应如何监测?发热一般是提示我们病人可能发生了细菌感染的情况。肝硬化病人的机体免疫力很低,因此较容易发生感染,但是感染又可能会为患者朋友带来更加严重的疾病危害,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当出现发热情况,最好是及时就医。

四、下肢浮肿

专家说,下肢浮肿是低蛋白血症的讯号。出现该情况之后,应当到专业医院检查患者的肝功能情况,然后对症治疗。

五、尿量

如果肝硬化患者的尿量明显减少了,这就有可能是出现了腹水情况。

六、大便次数及颜色

肝硬化有什么症状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脏弥漫性损害。在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及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成为肝硬化。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

病因:

(一)性肝炎 主要为乙型及丙型(过去称为非甲非乙型)性肝炎,甲型性肝炎一般不发展为肝硬化。其发病机理与肝炎引起的免疫异常有关,其致病方式主要是经过慢性肝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阶段,而逐渐演变为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多数表现为大结节性肝硬化;少数病例如病程缓慢迁延,炎性坏死病变较轻但较均匀,亦可表现为小结节性肝硬化。从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的病程,可短至数月,长至数拾年。

(二)血吸虫病 血吸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分枝,虫卵随血流进入肝脏后主要沉积于汇管区,虫卵及其毒性产物的刺激,引起大量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脏纤维化和门脉高压。血吸虫性肝硬化左叶受累较重,肝表面有较大的结节。因除邻近虫卵沉积处的肝细胞有萎缩外其它部分肝细胞无明显变性及再生,故临床上肝功能改变较轻微,而门脉高压出现较早,过去称之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应称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三)慢性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损害,经脂肪肝而发展为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硬化的主要发病机理。由于酗酒所致的长期营养失调,降低肝脏对某些毒性物质的抵抗力,在发病上也起一定作用。

(四)药物及化学毒物 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可损害肝脏,如长期服用异烟肼、四环素双醋酚汀、甲基多巴、辛可芬等,或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砷、氯仿等可引起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进而发展为中毒性(药物性)大结节或小结节性肝硬化。

(五)营养不良 长期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抗脂因子如胆碱等缺乏时,能引起肝细胞坏死、脂肪肝,直至发展为营养不良性肝硬化。但有人否定营养不良与人类肝硬化的直接关系。目前,多认为长期营养失调可降低肝脏对其它致病因素的抵抗力。

(六)循环障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症(Budd chiari综合症),可致肝脏长期瘀血缺氧,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而导致瘀血性肝硬化,在形态上呈小结节性。由心脏病引起也称心源性肝硬化,有肝脏肿大,肝功损害可不很严重,但也可表现为轻度黄疸,血浆白蛋白减少和腹水等。

(七)胆汁淤积 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外胆管阻塞持续存在时,可导致肝细胞缺血、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肝硬化。一般可分为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管梗阻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的肝内细小胆管炎症与梗阻所致者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八)肠道感染及炎症 慢性特异或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常引起消化、吸收和营养障碍,以及病原体在肠内产生的毒素经门脉到达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而发展为肝硬化。

(九)代谢性疾病 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致某些物质因代谢障碍而沉积于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肝硬化。

1、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或称Wilson病。由于先天性铜代谢异常,铜沉着于肝、脑组织而致病。其特点为肝硬化与双侧脑基底神经节变性同时存在,临床上除肝硬化症状外,有精神障碍及锥体外系症状,如面部缺乏表情、流涎、吞咽及说话困难,手、足及头颈部震颤、肌肉强直等表现。

2、血色病(hemochromatosis)因铁代谢障碍,过多的铁沉着于肝组织而引起的肝硬化。多为小结节性,晚期也可表现为大结节性肝硬化,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硬化,糖尿病及皮肤色素沉着等。

病理:

肝脏呈慢性弥漫性损害,早期肝脏体积可稍大,晚期则因纤维化而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表面满布棕**或灰褐色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周围有灰白色的结缔组织包绕。显微镜下有以下特点。①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的肝细胞形成不规则排列的肝细胞再生结节。再生的肝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因与胆道及门静脉系统的关系不正常,故其机能亦远较正常肝细胞为低。②结缔组织增生,始于汇管区及包膜下,向肝小叶内延伸,与肝小叶内结缔组织联合成膜样结构,把肝小叶分隔而改变成小叶。③在小叶内,中央静脉常偏居小叶的一侧,有的小叶由几个不完整的肝小叶构成,可有二、三个中央静脉,甚至没有中央静脉。门静脉、肝静脉与肝动脉小支间可发生直接交通而出现短路。④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有程度不等的炎细胞浸润,并可见到胆管样结构(胆管)。

病理生理

一、肝脏机能减退 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而新生的肝细胞功能又远不及正常,故导致肝功能减退,如血浆白蛋白的合成、胆色素的代谢、有害物质的去毒、雌激素的灭能、抗利尿激素的增加、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以及凝血因子制造等诸多功能均受到影响而引起各种临床表现。

二、门静脉高压 因肝小叶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使门静脉血液通道减少。在再生的肝细胞团中,毛细血管异常曲折,阻碍血液流通。加之门静脉分支肝动脉分支之间的直接交通,使门静脉压力大为升高。门脉压正常低于1.96kpa(200mmH2O)。当门脉压超过2.94kpa(300mmH2O)时,出现胃肠道淤血、脾脏充血肿大、腹水形成,以及门静脉与腔静脉间的侧支循环建立等。门静脉与腔静脉的侧支循环主要见于以下几个部位:⑴食管下段及胃底部,胃冠状静脉与食道静脉吻合。⑵在直肠下段,肠系膜下段的痔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的痔中,痔下静脉吻合。⑶在脐部周围,自出生后已闭锁的脐静脉及脐旁静脉重新开放,并与腹壁皮下静脉吻合。⑷腹腔器官与腹膜后组织接触处,如肝及膈之间的静脉,脾肾韧带中的静脉等。在上述各个侧支中,以食道下端者出现较早,且容易破裂引起大出血而危害生命。其原因为:①食道静脉距门静脉近,易受门脉高压的影响。②食道静脉位置甚浅,处于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中,当静脉曲张时,这层结缔组织也受压萎缩。③食道静脉位于胸腔,受吸气时胸内负压的影响,使门静脉血液更易流入。

三、腹水 腹水的形成除门静脉高压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低蛋白血症 肝脏合成白蛋白的机能减退,蛋白质摄取不足,肠道淤血致消化吸收障碍。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5-30g/L时,常有腹水及肢体水肿。

(二)肝淋巴液失衡 当肝静脉流出道受阻时,血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Disse腔),致肝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可达7-11L(正常为1-3L),大量淋巴液超过胸导管回流输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表面及肝门淋巴管溢出至腹腔,这种腹水的蛋白含量高,产生速度快,且不易吸收。

(三)内分泌因素 抗利尿激素增多,使水的重吸收增加。第三因子排纳激素活力降低,尿钠排出减少,腹水加重。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增加水钠的重吸收。前列腺素(PGE,PGE2)心钠素活性降低,而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四)肾脏因素 肝硬化时肾脏血液动力学改变明显,有效血容量减少,加之腹压力增加,肾血管收缩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少尿或无尿。严重者可形成所谓功能性肾衰。

症状:

肝硬化的起病与病程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可隐伏3-5年或十数年之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肝功能代偿与失代偿期,但两期分界并不明显或有重叠现象,不应机械地套用。

一、肝功能代偿期 症状较轻,常缺乏特异性,以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为主。可有恶心、厌油、腹部胀气、上腹不适、隐痛及腹泻。这些症状多因胃肠道淤血、分泌及吸收功能障碍所致。症状多间歇出现,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加重,经休息或适当治疗后可缓解。脾脏呈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功能检查结果可正常或轻度异常。

部分病例呈隐匿性经过,只是在体格检查、因其他疾病进行手术,甚至在尸检时才被发现。

二、肝功能失代偿期 症状显著,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所致的两大类临床表现,并可有全身多系统症状。

1.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重症者衰弱而卧床不起。皮肤干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常有贫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发性神经炎及浮肿等。可有不规则低热,可能原因为肝细胞坏死;肝脏解毒功能减退肠道吸收的毒素进入体循环;门脉血栓形成或内膜炎;继发染等。

2.消化道症状 食欲明显减退,进食后即感上腹不适和饱胀,恶心、甚至呕吐,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进油腻食物,易引起腹泻。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而感腹胀难忍,晚期可出现中毒性鼓肠。上述症状的产生与胃肠道淤血、水肿、炎症,消化吸收障碍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半数以上患者有轻度黄疸,少数有中度或重度黄疸,后者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或广泛坏死。

3.出血倾向及贫血 常有鼻衄、齿龈出血、皮肤淤斑和胃肠粘膜糜烂出血等。出血倾向主要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减退,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亦有关。患者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多由营养缺乏、肠道吸收功能低下、脾功亢进和胃肠道失血等因素引起。

4.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紊乱有雌激素、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主因肝功能减退对其灭能作用减弱,而在体内蓄积、尿中排泄增多;雌激素增多时,通过反馈机制抑制垂体前叶机能,从而影响垂体——性腺轴及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机能,致使雄性激素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时也减少。

由于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之间的平衡失调,男性患者常有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女性患者有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此外有些患者可在面部、颈、上胸、背部、两肩及上肢等有腔静脉引流区域出现蜘蛛痣和/或毛细血管扩张;在手掌大、小鱼际肌和指端部发红、称肝掌。一般认为蜘蛛痣及肝掌的出现与雌激素增多有关,还有一些未被肝脏灭能的血管舒张活性物质也有一定作用。当肝功能损害严重时,蜘蛛痣的数目可增多增大,肝功能好转则可减少、缩小或消失。

醛固酮增多时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使钠重吸收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多时作用于集合管,使水的吸收增加,钠、水潴留使尿量减少和浮肿,对腹水的形成和加重亦起重要促进作用。如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损,则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体征:

门脉高压征的临床表现 构成门脉高压征的三个临床表现一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在临床上均有重要意义。尤其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对诊断具有特征性价值。

1.脾肿大 常为中度脾肿大,部分可达脐下,主要原因为脾脏淤血,毒素及炎症因素引起,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也有关系。脾脏多为中等硬度,表面光滑,边缘钝圆。如发生脾周炎可引起左上腹疼痛或腹痛。如腹水较多须用冲击法触诊。上消化道大出血时,脾脏可暂时缩小、甚至不能触及,这对鉴别确定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很大的价值。脾肿大常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和/或红细胞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

2.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 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1,96kpa(200mmmH2O)时,来自消化器官和脾脏等的回心血流受阻,迫使门静脉系统许多部位血管与体循环之间建立侧支循环。临床上较重要者有:①食道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系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等与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肋间静脉、奇静脉等吻合形成。常因门脉压力显著增高,食管炎、粗糙锐利食物损伤,或腹内压力突然增高,而致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②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在门脉高压时脐静脉重新开放并扩大,与副脐静脉、腹壁静脉等连接,在脐周腹壁可见纡曲的静脉,血流方向脐以上向上,脐以下向下,可与下腔静脉梗阻相鉴别。若脐静脉显著曲张,管腔扩张血流增多,有时可听到连续性的静脉杂音。③痔核形成,破裂时可引起便血。

3.腹水 是肝硬化失代偿最突出的表现,腹水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钠过量潴留,其机理为血浆白蛋白含量减低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液回流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及肾脏等诸多因素(详见病理),腹水出现以前常有肠胀气,大量腹水时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亮,致患者行动不便,腹压升高可压迫腹内脏器,可引起脐疝,亦可使膈肌抬高而致呼吸困难和心悸,部分患者可出现胸水,以右侧较为常见,多为腹水通过横膈淋巴管进入胸腔所致,称为肝性胸水。中等以上腹水出现移动性浊音,少量腹水时移动性浊音不明显,可借助超声波检出。

肝脏触诊 肝脏大小硬度与平滑否,与肝内脂肪浸润的多少,肝细胞再生、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的情况有关。肝硬化晚期肝脏缩小、坚硬、表面呈结节状。

诊断:

失代偿期肝硬化,根据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常可作出诊断。肝硬化的主要诊断依据是:①有性肝炎、血吸虫病、长期饮酒等有关病史;②肝脏可稍大,晚期常缩小、质地变硬、表面不平。③肝功能损害。④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⑤肝活检有小叶形成。

治疗:

(一)休息 肝功能代偿者,宜适当减少活动,可参加部分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失代偿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二)饮食 应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吸收,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可口的食物为宜。脂肪含量不宜过多,但不必限制过严。有腹水时饮食宜少盐,目前有人主张不必无盐饮食,因影响食欲反而得不偿失。肝功损害显著或血氨偏高有发生肝性脑病倾向者应暂时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应禁酒和避免进食粗糙及硬性食物。

(三)支持疗法 失代偿期患者多有恶心、呕吐、进食少或不能进食、可静脉输注葡萄糖,内加维生素C、氯化钾、肌苷、胰岛素等,应特别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钾盐的补充。此外,还可酌情应用复方氨基酸、鲜血、血浆及白蛋白等。

二、药物治疗 目前无特效药,不宜滥用药物,否则将加重肝脏负担而适得其反。

1、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经过程,抗纤维化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2、中医药治疗肝硬化历史悠久,确能改善症状和肝功能。一般常用软肝散结活血化瘀药为主,按病情辨证施治。

三、腹水的治疗 腹水治疗的难易取决于腹水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肝功损害的程度。因此治疗腹水的基本措施应着重于改善肝脏功能,包括临床休息、加强营养及支持疗法等。

(一)限制水钠的摄入,每日进水量约1000ml左右,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500ml以内。钠应限制在每日10-20mmol(相当氯化钠0.6-1.2g)

(二)增加水、钠的排出

1、利尿剂 利尿剂的使用原则为联合、间歇、交替用药。剂量不宜过大,利尿速度不宜过猛,以免诱发肝性昏迷及肝肾综合症等严重副作用。

2、导泻 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时,可用中药或口服甘露醇,通过胃肠道排出水分,一般无严重反应。适用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稀释性低钠血症和功能性肾衰竭的患者。

3、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

(三)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每周定期、小量、多次静脉输注新鲜血液、血浆或白蛋白,对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恢复肝功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的消退,均有很大的帮助。

(四)腹水浓缩回输 放腹水将丢失电解质和蛋白质,易诱发电解质紊乱和肝性昏迷,且腹水可迅速再发,故一般不用放腹水法进行治疗。下列情况可考虑腹腔穿刺放液;①高度腹水影响心肺功能;②高度腹水压迫肾静脉影响血液回流;③并发自发性腹膜炎,须进行腹腔冲洗时。每次放液量以3000ml左右为宜。

腹水浓缩回输是治疗难治性腹水的较好方法。腹水通过浓缩装置,可将蛋白质浓缩数倍至数十倍。回输后可补充蛋白质、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有效血容量、改善肾血液循环,从而清除潴留的水和钠达到减轻和消除腹水的目标。副反应有发热、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可取针对性处理加以防止。

(五)外科处理 腹腔-颈静脉引流(Leveen引流术)。是外科治疗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引流以增加有效血容量、改善肾血流量、补充蛋白质等。腹水感染或疑为癌性腹水者不能用本法,因可并发腹水漏、肺水肿、低钾血症、上腔静脉血栓、感染和DIC等症,故宜慎用。

另一手术为胸导管-颈内静脉吻合术。使肝淋巴液经胸导管顺利流入颈内静脉,从而减少淋巴液流入腹腔,但疗效欠佳。

四、门脉高压和脾亢进的手术治疗 治疗目的主要的降低门静脉系的压力和消除脾功能亢进。常用的有各种分流术和脾切除术。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慎重选择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密切相关。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显著,而肝功损害较轻及上消化道大出血内科治疗无效且无手术禁忌证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晚期肝硬化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有黄疸及腹水等显著肝功能损害者,应列为手术禁忌证。

五、肝移植 人类第一例正规肝移植是1963年完成的。此后,世界各地的报道已达600例以上,并在不断地增加,其中半数以上是在1980年以后完成的。由于用更新的免疫抑制疗法、支持疗法的改善及手术操作的改进使肝移植的生存率不断提高。据国外统计,自1980年以来肝移植的3年存活率,依病种的多少为序是;晚期非酒精性肝硬化41%左右;酒精性肝硬化20%;胆道闭锁60%;肝细胞癌20%;胆管癌<10%;代谢病,主要是α-抗胰蛋白酶缺乏60%;硬化性胆管炎25%;Brdd-Chiari综合症47%。鉴于对晚期肝病患者,大多别无满意疗法,而肝移植后的生存率将继续提高。预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各种慢性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影响肝移植的因素主要是供肝问题。

六、并发症的治疗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应取急救措施,包括:禁食、静卧、加强监护、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以纠正出血性休克和用有效止血措施及预防肝性昏迷等。预防食管曲张静脉出血或止血后再发出血,可用定期纤维内镜对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或静脉套扎术及长期服用等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

(二)自发性腹膜炎 并发自发性腹膜 炎和败血症后,常迅速加重肝的损害,应积极加强支持治疗和抗生素的应用。强调早期、足量和联合应用抗生素,一经诊断就立即进行,不能等待腹水细菌培养报告后才开始治疗;选用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并兼顾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然后根据治疗的反应和细菌培养结果,考虑调整抗生素。

(三)肝性脑病的治疗 肝硬化患者凡出现性格改变等精神症状,特别是有肝性脑病诱因存在时,应及时检查并取治疗措施。

(四)功能性肾衰的治疗 在积极改善肝功能的前提下,可取以下治疗措施:

(1)停止或避免使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如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含氮药物。

(2)避免、控制降低血容量的各种因素,如强烈利尿、大量放腹水、上消化道大出血等。

(3)严格控制输液量,量出为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4)输注右旋糖酐,血浆,白蛋白及腹水浓缩回输,以提高循环血容量,改善肾血流,在扩容基础上,应用利尿剂。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一:全身乏力为早期症状,其程度可自轻度疲倦至严重乏力。体重下降往往随病情进展而逐渐明显。少数患者有不规则低热,与肝细胞坏死有关。

二: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为常见症状,可有恶心、偶伴呕吐。腹胀亦常见,与胃肠积气、腹水和肝脾肿大等有关,腹水量大时,腹胀成为患者最难忍受的症状。部分患者有腹痛,多为肝区隐痛。

三:出血倾向,可有牙龈、鼻腔出血、皮肤紫癜,女性月经过多等,主要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及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有关。

四:与内分泌紊乱有关的症状,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男性乳房发育,女性可发生闭经、不孕。肝硬化患者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严重肝功能减退易出现低血糖。

五:门静脉高压症状,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致上消化道出血时,表现为呕血及黑便;脾功能亢进可致血小板减少,因贫血而出现皮肤黏膜苍白等。